浦外,让我们自由的生长
在写这篇短文时,我刚和两个高中时的好友在洛杉矶度过了一个周末。我们对母校的感情很深,聊天的话题也自然少不了浦外。转眼毕业即将七年,再回首,我们都说:浦外赐予我们最多的,是让我们自由地生长。
比如,我对化学的兴趣,源于自己动手做的化学实验。在课间和午休时,老师愿意把上课演示用的化学试剂留给我们,任我们在他的监督下自由地去倒腾。我们可以自由地挥霍着时间,去将书本上枯燥的方程式转变为一次次实验的经历。从此,置换反应不仅仅是苦记硫酸铜和硫酸亚铁之间转化的方程式,而是亲眼见证溶液在蓝色和绿色之间转变的欣喜;亚铁的不稳定性,也不再是通过课本上的教条,而是自己一次次想要蒸发亚铁溶液获得绿色晶体失败后的沮丧。
这些实验,对于考试并无帮助。那些做实验的时间,足以将反应方程式死记硬背。然而老师却给予了我们去摸索的自由。这样的自由,让少年的内心中擦出了对化学热爱的火花。多年以后,是这样的热爱,让我在寒冬酷暑依然伏案苦读,最终使得我完成了在清华的学业,并选择了在大洋彼岸继续学术的梦想。
“当一个人忘却了在学校中所学的,剩下的才是教育。”对我而言,当年的方程式或许已经淡出脑海,但是剩下对科学的热爱,却永远不会。浦外给了我们一片天空,我们摸索着想要学会飞翔。或许只是邯郸学步,但正是这些兴趣的积累,造就了多年后的鲲鹏展翅。
祝母校二十岁生日快乐!
陈其乐
2016年3月29日,于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家中
笔者简介:陈其乐,浦外09届毕业生,13年获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学士学位。现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攻读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