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采访——模联
庄宇老师
Q1
庄老师认为参加模联的意义和乐趣是什么?
模拟联合国活动的意义在于使学生们对联合国的运作方式和议事规则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通过扮演各国外交官、模拟联合国会议流程、讨论国际热点问题的方式体会《联合国宪章》中所提倡的主权平等、加强交流与合作、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联合国重要准则。同时,模拟联合国活动能培养学生们进行有效演讲、有效辩论、有效沟通的能力以及锻炼参与者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模拟联合国会议中,各位代表所代表的国家并非是自己真正所属的国家,对其他国家政治、经济、外交政策以及一些具体问题的调研,有助于增进国家之间的理解以及加强对多元文化的认同及包容性。
模联的乐趣在于学术,也在于社交。进入一个从未接触过的研究领域,或者对自己本就有兴趣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都令人兴奋,能最大程度地发掘一个人的潜力。突破,超越,做一个更好的自己,是学术的乐趣。周旋于各个会场,结识各种各样的人,与志同道合的人倾心相交,与意见相左的人辩论探讨;一起熬夜的情谊,一起进餐的趣味;经历背叛与合作,体会人性的善与恶,这是社交的乐趣。
Q2
参加过海外会的同学有什么变化吗?
性格上更外向一些,对自己的认识更清醒一些,有些人会对未来的目标做修正。
Q3
浦外最初是怎么会组团参加模联的呢?
是赵小君老师从华二的老师那里听说了这个活动,然后跟着华二的代表团去观摩了一次会议,觉得这个活动形式新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促进,所以就开始在浦外推进这个活动。
Q4
要是学校考试中英语成绩不太好的同学适合参加模联吗?
英语不行,可以去中文会场啊。进才的雅典杯和复旦模联都有中文场的,而且都还挺有特色的。模联不是英语比赛,语言只是交流的工具而已,思维才是最重要的。
Q5
如何平衡模联与学习上的时间分配呢?
这个时间分配是看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听课效率,及时复习巩固,适当练习熟悉,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真正优秀的学生,不是靠题海和补课堆积出来的。海外会对学生英语各方面能力的锻炼,是毋庸置疑的,代表们所阅读的背景文件的难度,会场上的演讲和文件写作的要求,远远高于学校一般课程考试的要求。大学参访,纽约探索,都是情景浸入式的语言学习。只要你确实投入各项活动,你所获得的收益,远比做几套练习卷多得多。当然,有些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学校的学业都疲于应付,那就不必过多参与模联了,毕竟模联对代表的个人能力,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Q6
带队老师是以怎样的视角参加模联的呢?
观察学生的表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及时与主办方沟通会议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Q7
庄老师推荐的会期或是会场是哪几个呢?
假期比较好,不上课,不需要请假。我们学校组织参加的会议都是经过挑选的,除了进才是中学主办,其它都是大学背景,蔚蓝的chair一定是外国人,复旦模联的chair也基本都有国外留学背景,会议的质量有保证。学校不组织参加的会议,大家就不必去了。
Q8
去美国这样的地方参加模联,带队老师会不会压力很大呢?有遇到些什么记忆深刻的事情吗?
当然会有压力,主要是担心安全问题。其实现在其他学校去美国都没有自由探索这一项目的,只有我们学校还在坚持,还是希望能给大家最独特的体验,最大的锻炼。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过大问题,可见浦外学生的素质还是高的。第一次去参加耶鲁模联的记忆最深刻:第一晚女孩子们哭成一片,当时蔚蓝的领队给大家做游戏缓解心理压力。我们和蔚蓝都是第一次海外参会,根本就没想着获奖,闭幕式的时候突然听到何佳伟获奖了,意外的惊喜让大家一时还没反应过来,随后就是巨大的兴奋。
芝加哥模联领队Twinkle
Q1
第一次做领队是什么体验?
第一次的时候比较紧张,在那之前只去过一次美国,都不大记得上飞机的流程,当时也因此被搭档吴银君嘲笑了很久hhh,还好吴银君之前已经带过一次,且带的这一届浦外同学在初一的时候也听过我和张婕妤的模联培训课,彼此之间比较熟,总算也是比较顺利。
Q2
带自己的学弟学妹有什么奇妙的感受嘛?
毕竟有很多共同的经历、共同的老师、共同的回忆,非常合得来,有很多共同话题吧。
学姐和学弟学妹之间关系也会轻松亲近一些。
Q3
做领队最累的是什么?
谈不上“最”累,因为一直都挺累的……
从浦东机场集合开始就一直紧绷着弦,要关注同学们和老师们的身体状况和情绪,尽力地以一颗服务的心让大家这次旅程最完美、没有遗憾,让大家得到更难忘的体验。
和导游对接、完成蔚蓝每天要求的一些反馈和推送的任务、查房等等细碎的事情也是不断,还好有最靠谱的君宜一起搭档,两个人一起扛就觉得好了很多。
除了心理上比较紧张导致比较累,其实身体上确实也挺累。落地就开会所以整个团的时差都没有倒过来,都很疲累。我和君宜也是如此,开会期间每天晚上我们也都是三四点睡,会开完连着好几天都没有倒过来时差,我们还想着索性不倒了回中国直接无缝对接,有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和欧洲时区或者中东时区的人民同步了hh。
Q4
最享受的是什么?
大家开心我就开心!大家享受我就享受!
Q5
最搞笑的事是什么?
很多同学其实挺搞笑的。比如小蛋糕同学,比如雍哥,比如贾哥,都迷之觉得好笑。
晓雨和澈澈也是开心果,一天到晚就没停过,总是乐呵呵的。
Q6
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印象最深的是男生们超级绅士主动帮所有人拎行李、拉门,
非常非常gentleman!!
Special verbal commendation to 王牧天 & 林小斐
Q7
当初为什么选择做学术指导/领队?
想把模联带给我的成长和收获带给更多的人;
想让学弟学妹的模联之旅因为我的陪伴而更美好。
Q8
做学术指导/领队有什么要求?
做学术指导的要求是要有足够的耐心,能够及时地给出心理疏导,并针对意想不到的状况给出一些供选择的策略。
做领队的要求是要有责任心,要把所有人的事当成你的事,多为团队考虑。
Q9
学术指导/领队和代表有什么不一样?
代表和领队还是非常不一样的,几乎没有什么共同点,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身份。
学术指导对议题的理解和了解程度肯定没有前期做过调研的代表们深,学术指导要做的是根据场上的实际情况给经验不足的代表们一些勇气和一些思路。
Q10
对没有参加过模联的初中小朋友有什么话想说?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模联。
也许你更适合尝试科创科研的课题探究。
也许你更适合加入社会公益实践类社团。
也许你可以在团委学生会发挥才干。
不要因为跟风、随大流才接触模联,模联需要热情和情怀。
不过,我非常鼓励所有人的尝试了解模联,在了解的前提下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做决定。
Q11
对正在模联社及已经“退役”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话想说?
模联之路不必因为上了大学而终止。
无论是国内或国外,大学里依然有多元的模联社团和参与模联的渠道。
你不仅可以是代表、主席助理,还可以成为主席、学术培训师、海外领队。
相信你对模联的理解和认识会随着身份的变化而有更多层次的收获!
如果你在国内念书并对此有兴趣,欢迎随时联系我,我会尽我所能给予你帮助~